中原民情敝,隐患在心腹
出处:《立秋永田町日枝山下新居作》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日枝蓄深苍,细巷藏山麓。
清溪复绕巷,弥望但高木。
西寻巷欲尽,杝落窥我屋。
入门势稍邃,纸窗昼常绿。
累垂柿与梨,离立松与槲。
连楹作磬折,三面成五曲。
闺人爱西南,临水好送目。
东轩尤蒙密,敷坐客所肃。
距轩北二椽,宜以栖我仆。
周遮望若隔,呼唤应颇速。
跳梁便儿女,饮啖足蔬肉。
旬馀困坐起,月许忘局促。
丁宁促洒扫,婢媪额屡蹙。
比邻各勤洁,讵可愧彼族。
雨檐报晚霁,片月如凉旭。
晴灯闹流星,繁丝压孤竹。
奔车汤忽沸,推枕声在褥。
中宵起舒啸,夜气漫林谷。
乡心茫欲碎,离念牵更酷。
我愁妇亦叹,身世付转毂。
中原民情敝,隐患在心腹。
此邦俗亦偷,交谊聊云睦。
谁能任兹事,起造斯世福。
微官欲何道,一饱忍千辱。
悲呻久不寝,人世寐正熟。
雏鸡尔谁戒,向曙强咿喔。
清溪复绕巷,弥望但高木。
西寻巷欲尽,杝落窥我屋。
入门势稍邃,纸窗昼常绿。
累垂柿与梨,离立松与槲。
连楹作磬折,三面成五曲。
闺人爱西南,临水好送目。
东轩尤蒙密,敷坐客所肃。
距轩北二椽,宜以栖我仆。
周遮望若隔,呼唤应颇速。
跳梁便儿女,饮啖足蔬肉。
旬馀困坐起,月许忘局促。
丁宁促洒扫,婢媪额屡蹙。
比邻各勤洁,讵可愧彼族。
雨檐报晚霁,片月如凉旭。
晴灯闹流星,繁丝压孤竹。
奔车汤忽沸,推枕声在褥。
中宵起舒啸,夜气漫林谷。
乡心茫欲碎,离念牵更酷。
我愁妇亦叹,身世付转毂。
中原民情敝,隐患在心腹。
此邦俗亦偷,交谊聊云睦。
谁能任兹事,起造斯世福。
微官欲何道,一饱忍千辱。
悲呻久不寝,人世寐正熟。
雏鸡尔谁戒,向曙强咿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新居所在的环境和生活情景。首句“日枝蓄深苍”展现了日枝山的苍翠之色,次句“细巷藏山麓”则点出小巷隐匿于山脚,环境幽静。接下来,诗人通过“清溪复绕巷,弥望但高木”描绘了清溪蜿蜒、高树参天的景象。
诗人漫步至巷尾,“杝落窥我屋”暗示了房屋的简朴,而“入门势稍邃,纸窗昼常绿”则透露出室内的宁静与清新。屋内种植着柿梨松槲,布局别致,南边的闺房尤其引人喜爱,东轩则显得更为隐蔽,适合客人休憩。
诗人设想仆人居住的地方,感叹邻居的勤劳清洁,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中原民生凋敝,地方风俗虽平庸,但友情尚可。诗人感慨自己身为微官,面对世事艰难,只能忍受屈辱,为百姓谋福利。深夜里,他难以入眠,心中充满忧虑,甚至担忧雏鸡的啼叫,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新居的喜爱,也有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关切,体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