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行酒地,空见粉墙诗
出处:《重过西园》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几啭初莺语,西园春尽宜。
每於好花处,转忆少年时。
紫玉纫兰叶,红牙按竹枝。
徘徊行酒地,空见粉墙诗。
每於好花处,转忆少年时。
紫玉纫兰叶,红牙按竹枝。
徘徊行酒地,空见粉墙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何巩道所作的《重过西园》。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西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几啭初莺语,西园春尽宜”,以初春黄莺的啼鸣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春天即将过去。接着,“西园春尽宜”点明地点和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西园春日美景的喜爱与留恋。
“每於好花处,转忆少年时。”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每当看到美丽的花朵,就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年华,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紫玉纫兰叶,红牙按竹枝。”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花朵比作紫色的玉佩串连在兰叶上,竹枝上则轻轻舞动着红色的牙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朵与竹枝的美丽姿态,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
最后两句“徘徊行酒地,空见粉墙诗。”诗人漫步于曾经饮酒赋诗的地方,四周的景物依旧,但人已非昔比,只能在心中回味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和诗酒风流。这里的“粉墙诗”象征着往日的美好记忆,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往昔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