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予非不烦促,奈此俗之常全文

予非不烦促,奈此俗之常

出处:《昔予
明 · 王天性
昔予谈诗书,矢志在周行。
日从白面生,相矜礼法场。
言也准规圆,动兮模矩方。
褒衣与博带,如生邹鲁乡。
慨彼无怀氏,任真何太康。
虞氏凿人心,仁义作纪纲。
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
文物从此开,于今遂披倡。
寻常闾巷内,冠佩亦琅琅。
且如小交际,筐篚灿玄黄。
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将。
平交尽八拜,长揖谁数详。
频来复频往,施报责相当。
仪节稍疏旷,雷声笑为狂。
予非不烦促,奈此俗之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向往与反思。诗中提到“昔予谈诗书,矢志在周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接着,诗人描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遵守礼仪规范的生活场景,“日从白面生,相矜礼法场”、“褒衣与博带,如生邹鲁乡”。这种对古代文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传统道德和礼制的尊崇。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过去的单纯怀念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差异。“慨彼无怀氏,任真何太康。虞氏凿人心,仁义作纪纲。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这里通过对比无怀氏时期的自由与虞舜时期的社会秩序,以及孔子对道德的弘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思考。

最后,诗人反思了现代社会中礼仪的执行情况,“文物从此开,于今遂披倡。寻常闾巷内,冠佩亦琅琅。且如小交际,筐篚灿玄黄。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将。平交尽八拜,长揖谁数详。”这些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礼仪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繁琐礼节,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礼仪被简化或忽视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社会中礼仪形式化现象的反思。诗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