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
出处:《送张证性之粤》
明 · 佘翔
竹里啸清秋,怜君复远游。
丹已寻勾漏,药自采罗浮。
老骥怀千里,名山动四愁。
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
丹已寻勾漏,药自采罗浮。
老骥怀千里,名山动四愁。
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送张证性之粤》描绘了送别友人张证性前往广东的情景。首句“竹里啸清秋”,以秋日竹林中的悠长啸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清淡哀愁。接着,“怜君复远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远方旅程的忧虑。
“丹已寻勾漏,药自采罗浮”两句,通过提及道家传说中的神仙之地——勾漏和罗浮山,寓言友人此行寻求仙丹或隐逸生活,寄寓了对友人追求理想生活的祝愿与期待。
“老骥怀千里”运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典故,比喻友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心中仍怀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最后一句“何时归故国,访我白蘋洲”,以期盼友人早日完成使命后回归故乡,重聚于诗人所在的白蘋洲,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