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令共结兰亭社,醉倒花前白玉杯
出处:《寄骆容山》
明 · 沈鍊
江树浃辰欢奉觏,江蓑转棹逐人哀。
君今独啸王郎宅,我亦长歌伯禹台。
世上风云谁可拟,山中物色尽兴猜。
祇令共结兰亭社,醉倒花前白玉杯。
君今独啸王郎宅,我亦长歌伯禹台。
世上风云谁可拟,山中物色尽兴猜。
祇令共结兰亭社,醉倒花前白玉杯。
鉴赏
此诗《寄骆容山》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通过描绘江边景色与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首联“江树浃辰欢奉觏,江蓑转棹逐人哀”以江边树木与江上行舟为背景,寓情于景,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特定时间相聚的喜悦,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哀伤。江树的茂盛与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短暂,而江蓑随风转动的行舟,则隐喻了人生的漂泊与离散。
颔联“君今独啸王郎宅,我亦长歌伯禹台”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诗人想象友人独自在王郎宅中长啸,而自己则在伯禹台上高歌,两相对比,既有对友人孤独处境的同情,也有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王郎宅与伯禹台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点与历史人物,通过这样的联想,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颈联“世上风云谁可拟,山中物色尽兴猜”则转向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认为世间风云变幻难以预料,山中的景色虽美,却只能尽情猜测,无法完全把握。这一联表达了对人生不可预知性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态度。
尾联“祇令共结兰亭社,醉倒花前白玉杯”则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结社,如同东晋文人聚会于兰亭般,享受饮酒赋诗、畅谈人生的乐趣。在这里,“醉倒花前白玉杯”不仅描绘了一幅醉酒赏花的画面,更寄托了诗人对友情与艺术创作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艺术的珍视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