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出处:《读张文潜黄鲁直中兴颂有作》
宋 · 陈长方
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桩撞家居恣纤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釐。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桩撞家居恣纤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釐。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鉴赏
这首宋诗《读张文潜黄鲁直中兴颂有作》由陈长方所作,通过对张文潜和黄鲁直歌颂中兴事迹的阅读,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首句“文皇光明大式围”赞扬了唐代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领导,他广纳群策,谦逊有加。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唐玄宗时期的繁荣与衰落,如“恩流动植到肌骨”赞美其初期的恩泽深入民间,但“桩撞家居恣纤儿”暗指后期的骄奢淫逸,导致安史之乱。
诗人提到杨贵妃的事件,指出伦理纲常的混乱,“三纲俱紊”预示着叛乱的到来。接着写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悲凉,以及五郎父子(可能指的是郭子仪父子)在维护国家方面的努力。诗人感慨若非贞观盛世打下的坚实基础,唐朝可能早已四分五裂。
“临淮电击”和“汾阳韬略”分别指代平定叛乱的军事行动,然而即使有这些英勇行为,如果没有稳固的基础,也无法持久。最后,诗人批评后世之人忘记祖宗教训,只知夸耀,而没有真正从中汲取经验。他以“愿上文王圣德诗”结尾,表达了对开明君主的向往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历史叙事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政治兴衰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伦理和国家治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