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出处:《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
唐 · 皇甫冉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
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向:前往。空林:寂静无人的树林。
磐石:大而平滑的石头,常象征坚定或隐居。
知:知道。
隐处:隐居的地方。
迷:使...迷惑。
行迹:行踪或足迹。
如何:为何。
秪:只。
役心:役使心灵,指深深牵挂。
携琴客:带着琴的人,可能象征着文人雅士。
翻译
不是要去空寂的树林,而是应当靠近那磐石。白云知道你的隐居之处,青草却使我迷失了你的踪迹。
为何只让我心灵受役使,见到你时如同琴师一般带着琴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白云知隐处,芳草迷行迹。"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清幽自在的山水画面。诗人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不是追求空旷无边的森林,而是选择坚实稳固的磐石作为隐居之地。白云如知己般知道诗人的隐居所在,而芳草则象征着时间流逝和行迹渐渐模糊,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
"如何秪役心,见尔携琴客。"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问,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面对来访的朋友(携琴客),诗人感到内心的困惑和不舍——如何能将自己的心绪交织在这样的隐逸生活中,而不被外界的诱惑所牵扯?这既是对自己隐居生活信念的自我质疑,也是对友情深厚的情感流露。
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