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瀑方争势,风雷不肯柔
出处:《立斋游山不能偕次遁泽韵二首 其二》
宋 · 王柏
山人真漫浪,随处得清游。
雪瀑方争势,风雷不肯柔。
诗光浮玉板,酒滟泻琼舟。
一枕斜阳里,清欢各自酬。
雪瀑方争势,风雷不肯柔。
诗光浮玉板,酒滟泻琼舟。
一枕斜阳里,清欢各自酬。
注释
山人:隐士。漫浪:随意闲散。
清游:清静的游玩。
雪瀑:雪中的瀑布。
争势:展现出刚劲的姿态。
风雷不肯柔:风雷声不显柔和。
诗光:诗的光彩。
玉板:洁白如玉的板。
酒滟:美酒泛滥。
琼舟:精致的舟。
一枕:在枕头上。
斜阳:夕阳。
清欢:清静的欢乐。
各自酬:各自品味。
翻译
我这个隐士真是随意闲散,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清静的游玩。瀑布在雪中奔流,展现出刚劲的姿态,风雷之声也显得威猛,不显柔和。
诗的光彩映照在洁白如玉的板上,美酒如同琼浆般倾泻在精致的舟中。
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各自品味着这份清静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自在之情景。"山人真漫浪,随处得清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无拘无束的态度和追求。"雪瀑方争势,风雷不肯柔"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剧烈。
"诗光浮玉板,酒滟泻琼舟"一句,通过对比手中的书籍(诗)和饮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山中游历时的悠闲生活和文化享受。"一枕斜阳里,清欢各自酬"则透露出诗人在自然界中独自享受着宁静与喜悦,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这种意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