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
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
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
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
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腊在:腊月将近。
残梅:凋零的梅花。
龙钟:形容老态龙钟。
繁声:众多的声音。
南乡:南方地区。
瘴疠: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湿热病害。
东作:春季农事活动。
酒债:借酒消愁的债务。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世界。
沉醉:深深地沉浸、陶醉。
翻译
一夜之间,淮海之地都被覆盖,莎草台阶在晨光中几乎与地面齐平。寒冷的气息预示着腊月将至,势头猛烈仿佛与春天争夺生机。
漂泊的梅花令人嫉妒,老迈的桧树顽强地挺立。
随风摇曳,形态不定,落叶入竹林发出嘈杂的声音。
倚着栏杆吟诗,忘记了疲倦,提笔作画却无法完成。
南方的瘴疠之气得以消除,春天的到来助益农耕。
一片片飞舞的鹅毛飘得遥远,阳光照耀下蝴蝶翅膀轻盈翻动。
即使贫困,也增酒债以助诗兴,懒得打扫却能宽慰心情。
群玉山峰峻秀,华美的梦境世界清明。
我这个老者没有治国之策,只能沉醉于江城之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一夕满淮海”、“莎阶晓欲平”,以宏大之笔勾勒出夜间突降的雪覆盖了广阔的水面与道路,给人以静谧而又略显惊奇的感觉。接下来,“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雪中带来的寒冷与春天生长力量的冲突,彰显出季节更迭中的自然斗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则描绘了雪花随风飘洒,落在梅花和古老的桧树上,不仅展示了雪后的美景,更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以下,“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通过竹林中飘扬的雪花和竹叶摩挲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界动静结合之美。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则转向诗人个人情感表达,诗人在栏杆旁吟咏着什么也不感到疲惦,却又因为心思万千而难以用笔墨描绘出来。紧接着,“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通过对比南北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希望雪能带走病痛,同时也在为农业生产尽一份力。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则是对春天来临前夕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通过对雪花与飞舞蝴蝶动态的描绘,展现了生命力与美丽景象。诗末,“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安慰,虽然生活窘迫,但依旧以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最后,“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再次回到自然景观的描绘中,通过山川与世界的清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而“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则是诗人对自己无为而治、醉心于诗酒生活的一种自嘲。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春雪奇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深含着对生命流逝、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