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
出处:《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
唐 · 韦应物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
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
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
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科,主要考查儒家经典。石渠中:代指朝廷或重要官署,因汉代有石渠阁,常用来存放儒家经典。
宣城郡:古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一带。
谢公:指谢朓,南朝齐代著名诗人,曾任宣城太守。
芜漫:荒芜、杂乱无章。
夕鸟:傍晚归巢的鸟儿,象征时光流逝或人生的无常。
朔风:北风,此处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气氛。
翻译
明经科考得高位,应是在石渠阁中任职。独自前往宣城郡,去高斋拜见谢公。
寒冷的原野一片荒芜,傍晚的鸟儿各自东西飞。
秋日离别实在伤感,凄凉中多是北风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名为《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诗中描绘了秋天送别的凄凉情景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开篇便以“明经”点出赵随登科之事,表达了对其学业的肯定与期许。“当在石渠中”则暗示了一种清净超脱的境界。而后两句则写出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以及高洁的情操。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这里则是描绘送别时的氛围与情感。“寒原”、“芜漫”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寂静的景象,“夕鸟自西东”则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愁思。而“秋日不堪别”,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痛楚的深切感受。末句“凄凄多朔风”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朋友登科授职而远行时作者的心境变化,以及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