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蔽原野,四顾白日驰
出处:《又拟古八首》
明 · 胡应麟
冉冉岁云暮,念君远别离。
浮云蔽原野,四顾白日驰。
夙昔幸同衾,欢爱誓不移。
如何百年好,去我忽若遗。
严风起天末,霜雪盈路歧。
晨起践关山,薄暮长抱饥。
音徽日夜隔,会合当何时。
恨无晨风翼,并起东南飞。
浮云蔽原野,四顾白日驰。
夙昔幸同衾,欢爱誓不移。
如何百年好,去我忽若遗。
严风起天末,霜雪盈路歧。
晨起践关山,薄暮长抱饥。
音徽日夜隔,会合当何时。
恨无晨风翼,并起东南飞。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又拟古八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在别离后所经历的孤独与痛苦。
首句“冉冉岁云暮”,以岁月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推移,预示着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已经很久。接着,“念君远别离”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浮云蔽原野,四顾白日驰”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世事的变幻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浮云遮蔽了广阔的原野,仿佛是人生道路的迷茫;而白日的快速流逝,则象征着时光的匆匆。
“夙昔幸同衾,欢爱誓不移”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共处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往昔幸福生活的怀念。“如何百年好,去我忽若遗”则突出了别离的突然与残酷,让这份美好瞬间化为泡影。
“严风起天末,霜雪盈路歧”描绘了别离后的环境,严寒的风、覆盖着霜雪的道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而“晨起践关山,薄暮长抱饥”则进一步展现了别离后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最后,“音徽日夜隔,会合当何时”表达了对友人音讯的渴望与对重逢的期待。“恨无晨风翼,并起东南飞”则是对无法跨越时空障碍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并肩飞翔,共同面对生活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别离的哀伤,情感真挚,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