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
出处:《依韵和晏相公》
宋 · 梅尧臣
微生守贱贫,文字出肝胆。
一为清颍行,物象颇所览。
泊舟寒潭阴,野兴入秋菼。
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
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
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
广流不拒细,愧抱独慊慊。
疲马去轩时,恋嘶刍秣减。
兹继周南篇,短桡宁及舰。
试知不自量,感涕屡挥掺。
一为清颍行,物象颇所览。
泊舟寒潭阴,野兴入秋菼。
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
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
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
广流不拒细,愧抱独慊慊。
疲马去轩时,恋嘶刍秣减。
兹继周南篇,短桡宁及舰。
试知不自量,感涕屡挥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微生:卑微的生活。守:坚守。
贱贫:贫穷。
文字:文字表达。
出:流露。
肝胆:内心真情。
清颍行:游历清颍河。
颇:相当。
览:欣赏。
泊舟:停船。
秋菼:秋天的芦苇。
适情性:顺应情感。
平淡:朴素自然。
苦辞:拙劣的言辞。
圆熟:流畅。
剧:强烈。
挹溟海:汲取大海。
潋滟:波光粼粼。
广流:广大水流。
细:涓滴。
愧抱:内心愧疚。
疲马:疲惫的马。
轩:车驾。
恋嘶:依恋嘶鸣。
短桡:短桨。
宁:岂能。
舰:大船。
自量:估量自己。
感涕:感动落泪。
掺:手帕。
翻译
我身处卑微贫穷,全凭文字倾诉心声。我曾游历清颍河,沿途景色尽收眼底。
船泊于寒冷的潭边,野外情趣融入秋苇的萧瑟。
借吟诗抒发情感,渐渐追求文字的朴素淡雅。
然而我的言辞还不够圆润,像菱角和芡实般尖锐。
我本想汲取大海的深沉,但才思有限,已显波澜。
广大的水流不拒绝涓滴,我却感到自己的才学不足。
疲惫的马离开车驾,对草料的渴望减少。
这诗接续《周南》篇章,短桨难及大船的航行。
深知自己才力有限,不禁多次洒泪擦拭眼眶。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个人的贫贱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他通过描绘在清颍河畔的游历,观察自然景物,抒发了内心的野趣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然而,他自谦诗文尚显粗糙,如同菱芡般辛辣刺口,但他志向宏大,希望能从大海中汲取更多养分,尽管才思如小舟难以承载深海的广阔。
诗人感慨自己才力有限,只能容纳少许,但仍心怀谦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以疲马比喻自己的才情,即使离开轩窗,仍对文学的滋养有所眷恋。结尾处,他提到自己的诗作无法与晏相公的宏篇巨制相比,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不禁多次洒泪,表达了对自己不自量力的反思和对文学追求的深深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诚恳的自我评价和对艺术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