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越山多秀色,背人闽水大无情
出处:《步过仙霞岭》
宋 · 李洪
迢递南询过百城,五浆先馈不须惊。
侵寻老境凋双鬓,耿介孤忠有寸诚。
入眼越山多秀色,背人闽水大无情。
扶筇趼步仙霞岭,自笑媻跚勃窣行。
侵寻老境凋双鬓,耿介孤忠有寸诚。
入眼越山多秀色,背人闽水大无情。
扶筇趼步仙霞岭,自笑媻跚勃窣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迢递:遥远。南询:南行寻找。
百城:众多城市。
五浆:五种浆液,可能指热情款待。
馈:赠送。
侵寻:逐渐逼近。
老境:年老的境况。
凋:使凋谢。
双鬓:两鬓。
耿介:正直。
寸诚:一片忠诚。
越山:越地的山。
多秀色:景色优美。
闽水:福建的水。
大无情:非常无情。
扶筇:手杖。
趼步:脚底长了老茧,形容行走艰难。
仙霞岭:地名,可能指山脉。
媻跚:步履蹒跚。
勃窣行:快速行走。
翻译
我长途跋涉向南方探寻,穿越过众多的城市无需惊讶。岁月侵蚀,两鬓斑白,但我依然坚守孤忠,有一份赤诚之心。
眼前的越山秀美如画,而背后的闽水却冷漠无情。
手拄竹杖,艰难地走在仙霞岭上,自己都笑自己步履蹒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仙霞岭上漫步的景象和心情。"迢递南询过百城,五浆先馈不须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探索与享受,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侵寻老境凋双鬓,耿介孤忠有寸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个人境遇以及坚守节操的感慨。
"入眼越山多秀色,背人闽水大无情"一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与世俗隔绝的心态。这里的“无情”并非贬义词,而是强调自然界超然于人类喜怒哀乐之外。
最后两句"扶筇趼步仙霞岭,自笑媻跚勃窣行"展示了诗人在山中漫游时的景象,以及对自己脚步不稳、行动笨拙的幽默感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