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出处:《寄白云轩周道正》
宋 · 李兼
自往丹丘去,因循过一年。
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书尾间相问,琴声淡悄然。
何时当会面,吟醉海涛边。
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书尾间相问,琴声淡悄然。
何时当会面,吟醉海涛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自:自己。往:前往。
丹丘:传说中的仙山。
因循:顺其自然,随时间流逝。
过:度过。
孤云:孤独的云彩。
无定止:没有固定的地方。
明月:明亮的月亮。
重圆:重新圆满。
书尾:书信的结尾。
间相问:相互问候。
琴声:琴音。
淡悄然:轻柔而寂静。
何时:什么时候。
会面:见面。
吟醉:吟诗畅饮。
海涛边:海边。
翻译
我独自前往仙境丹丘,就这样度过了一年。孤独的云彩没有固定的居所,明亮的月亮又圆满如初。
在书信的末尾互相问候,琴声轻柔而寂寥。
不知何时我们能再次相见,在海边吟诗醉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兼所作,名为《寄白云轩周道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自往丹丘去,因循过一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名为丹丘的地方度过了一年时光,"因循"二字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也许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这两句则描写了自然景物,"孤云"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飘渺,而"明月"的重现,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循环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书尾间相问,琴声淡悄然。" 这两句转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和内心的情感世界。"书尾"可能是指诗人在书信中询问友人的近况,而"琴声"则表现出一种淡雅平静的艺术享受,"悄然"二字增添了一种低沉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 "何时当会面,吟醉海涛边。" 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见的渴望,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忘我之境界。"吟醉"一词,更显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以及他与自然、友人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