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亦忘言,居然见无为
出处:《和永叔夜坐鼓琴二首 其一》
宋 · 刘敞
众人于五音,丑正不丑随。
所以匣中琴,寂寂少人知。
淳和太平风,简淡邃古时。
得意亦忘言,居然见无为。
非公蕴真乐,此道谁复期。
所以匣中琴,寂寂少人知。
淳和太平风,简淡邃古时。
得意亦忘言,居然见无为。
非公蕴真乐,此道谁复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琴在古代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诗人刘敞通过“众人于五音,丑正不丑随”这一句,巧妙地将琴置于五音之中,但又强调了琴的独特性,暗示它虽不被众人所重视,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接着,“所以匣中琴,寂寂少人知”进一步强调了琴的孤独与寂寞,它虽藏于匣中,却鲜为人知,隐喻着琴艺的高深与不凡。
“淳和太平风,简淡邃古时”两句,诗人以“淳和”、“太平”、“简淡”、“邃古”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和谐的社会氛围,表达了对琴声能带来心灵宁静与和谐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暗示了琴艺与这种理想社会状态的契合。
“得意亦忘言,居然见无为”则揭示了琴艺的最高境界——即达到物我两忘、心手合一的状态,此时的演奏者已超越了语言的束缚,直接通过琴声传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达到了“无为”的境界。
最后,“非公蕴真乐,此道谁复期”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琴艺之美的人们的期待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得到广泛理解和传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琴艺的高妙与深邃,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正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