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浴儿方洗腆,南斋留客更殷勤
出处:《仲秋赴伯达浴儿会不见月》
宋 · 胡寅
准拟清光满十分,论文那用醉红裙。
天公有意韬阴采,风伯无威扫曳云。
东道浴儿方洗腆,南斋留客更殷勤。
朦胧碧涧三更路,衣袂翛然桂子芬。
天公有意韬阴采,风伯无威扫曳云。
东道浴儿方洗腆,南斋留客更殷勤。
朦胧碧涧三更路,衣袂翛然桂子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准拟:期待。清光:明亮的月光。
论文:谈论文章。
醉红裙:借酒助兴。
天公:天空。
韬阴采:隐藏光辉。
风伯:风神。
无威:没有力量。
东道:东道主。
浴儿:给孩子洗澡。
洗腆:清洗洁净。
殷勤:热情款待。
朦胧:模糊不清。
碧涧:碧绿的山涧。
衣袂:衣衫。
翛然:飘逸的样子。
桂子芬:桂花香气。
翻译
原本期待月光如水,明亮照人,谈论文章何需借酒助兴。天空有意隐藏起明亮的光辉,风神没有力量驱散云彩。
东道主为孩子洗澡,场面温馨;南斋主人热情款待客人。
夜色朦胧中,我们走在碧绿山涧的小路上,衣衫飘逸,桂花香气四溢。
鉴赏
这首宋诗《仲秋赴伯达浴儿会不见月》是胡寅所作,描绘了诗人满怀期待地参加仲秋聚会,却因天气原因未能见到明亮的月光。首句“准拟清光满十分”表达了诗人对皎洁月色的向往,然而“天公有意韬阴采”暗示了阴云遮蔽了月光,天公似乎故意隐藏了它的光辉。接着,“风伯无威扫曳云”暗指风力不足,未能驱散云层,进一步强化了月光被遮挡的氛围。
诗人转而描述聚会的场景:“东道浴儿方洗腆,南斋留客更殷勤。”这里的“浴儿”可能是指聚会中的儿童,他们正在享受沐浴的快乐,主人的热情好客则体现在对客人的殷勤招待上。尽管月色未至,但聚会的欢乐气氛依然浓厚。
尾联“朦胧碧涧三更路,衣袂翛然桂子芬”描绘了深夜的景色,诗人独自走在碧绿的山涧小路上,虽然月光不明,但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为这夜行增添了一丝诗意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月光的隐晦和聚会的热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体悟,以及在不完美情境中找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