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云物瞻新候,几树梅花忆故乡
出处:《九江冬至日》
元 · 吴当
愁坐孤城对日长,葭灰动处识微阳。
八方云物瞻新候,几树梅花忆故乡。
黄道春回天北陆,紫烟时想殿中央。
频年凤历催颁朔,曾插金貂侍玉皇。
八方云物瞻新候,几树梅花忆故乡。
黄道春回天北陆,紫烟时想殿中央。
频年凤历催颁朔,曾插金貂侍玉皇。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九江冬至日》描绘了诗人在孤城中度过冬至的情景。首句“愁坐孤城对日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冬至这一天白昼短暂,他独自面对漫长的时光。次句“葭灰动处识微阳”通过葭灰(古人计时的芦苇灰)的变化,暗示着冬至日太阳的升起,尽管微弱,却带来一丝希望。
接下来,“八方云物瞻新候”表达了诗人放眼四方,期待新春的到来,而“几树梅花忆故乡”则寄托了他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梅花象征着坚韧和思乡之情。第五句“黄道春回天北陆”进一步强调了春天将至的信息,北陆指北方,暗示着冬季的结束。
尾联“紫烟时想殿中央”中的“紫烟”可能指的是宫殿中的炊烟,诗人想象自己在皇宫中,对皇帝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频年凤历催颁朔”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历法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政事的关注。“曾插金貂侍玉皇”则是对自己过去宫廷生活的回忆,以金貂(官帽上的装饰)和玉皇(古代对天帝的尊称)象征尊贵身份和对皇家的忠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冬至为背景,通过个人的孤独感受和对故乡、春天、皇权的联想,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