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出处:《十四夜元衡见过》
宋 · 赵蕃
馀酲索寞政须驱,多谢君能佩酒壶。
回首林园重摇落,岸巾风月且须臾。
不须相对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吴。
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回首林园重摇落,岸巾风月且须臾。
不须相对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吴。
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馀酲:残留的醉意。索寞:寂寞无聊。
政须驱:正需要驱散。
多谢:非常感谢。
林园:园林。
重摇落:再次落叶。
岸巾:头戴风帽。
且须臾:暂且享受。
哀囚楚:悲伤如囚徒。
扁舟:小船。
俱下吴:一同去往吴地。
雅意:高雅的情趣。
松菊:象征隐逸生活。
属:提及。
莼鲈:故乡的美味。
翻译
我需要振作精神,感谢你带来了酒壶。回忆起过去的园林生活,又到了落叶时节,让我们暂且享受江风明月。
不必像囚徒那样相对悲伤,不知何时能一起乘舟东下吴地。
我一直向往的是松菊的生活,畅谈无需提及家乡的莼鲈美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十四夜元衡见过》。诗中表达了诗人酒醒后的孤寂心情,对友人深夜来访的感激,以及对过去林园生活的怀念。"馀酲索寞政须驱"描绘了诗人酒醒后的落寞情绪,需要借助友人的陪伴来驱散;"多谢君能佩酒壶"则表达了对友人带来酒壶的感谢,暗示了饮酒可以暂时忘却烦忧。
"回首林园重摇落"写出了对往昔园林生活的追忆,而"岸巾风月且须臾"则借风月景色,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不须相对哀囚楚",诗人说不必像囚徒般悲伤,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
最后两句"何日扁舟俱下吴"和"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一同乘舟游历,享受自然与友情的乐趣,而这种高雅的情趣始终寄托于松菊之间,无需过多世俗的牵绊。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