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庐半与牛羊共,晓鼓却随鸦鹊兴
出处:《盐官部役戏呈同事兼寄述古》
宋 · 苏轼
新月照水水欲冰,夜霜穿屋衣生棱。
野庐半与牛羊共,晓鼓却随鸦鹊兴。
夜来履破裘穿缝,红颊曲眉应入梦。
千夫在野口如林,岂不怀归畏嘲弄。
我州贤将知人劳,已酿白酒买豚羔。
耐寒努力归不远,两脚冻硬须公软。
野庐半与牛羊共,晓鼓却随鸦鹊兴。
夜来履破裘穿缝,红颊曲眉应入梦。
千夫在野口如林,岂不怀归畏嘲弄。
我州贤将知人劳,已酿白酒买豚羔。
耐寒努力归不远,两脚冻硬须公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新月:明亮的新月。冰:结冰。
夜霜:夜晚的霜冻。
屋:屋顶。
野庐:野外的小屋。
牛羊共:与牛羊同住。
晓鼓:清晨的鼓声。
鸦鹊兴:乌鸦和喜鹊的活动。
履破:鞋子破旧。
红颊:脸颊红润。
梦:梦境。
千夫:许多人。
口如林:声音嘈杂如森林。
怀归:思念家乡。
畏嘲弄:害怕嘲笑。
贤将:贤能将领。
人劳:人民的辛劳。
白酒:酿好的白酒。
豚羔:猪羔。
耐寒:忍受寒冷。
公软:将军的关怀使他们温暖。
翻译
新月映照水面,水仿佛要结冰,夜晚的霜冻穿透屋顶,衣服上都结出了棱角。野外的小屋与牛羊为伴,清晨的鼓声随着乌鸦和喜鹊的活动而响起。
夜里鞋子破了,穿着破旧的皮衣,她脸颊红润,弯眉如画,也许正在梦中。
田野上千人聚集,他们的声音嘈杂如森林,他们怎能不思念家乡,又怕被嘲笑。
我们州的贤能将领深知人民的辛劳,已经酿好白酒,买了猪羔准备庆祝。
忍受寒冷的人们离回家的日子不远了,当双脚冻僵时,期待将军的关怀使他们温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至冬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新月映照在水面上的光泽,使得水面似乎要结冰一般;夜晚的霜气渗透屋内,使得衣物上生出棱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野外的小庐里,牛羊与人类共处,呈现了一种简陋而和谐的生活场景。
晓鼓的声响与鸟鸣交织在一起,为黎明带来生机。夜晚鞋子破旧,穿过裘衣的缝隙,红色的面颊与弯曲的眉毛,在梦中也难以释怀。这不仅是对生活艰辛的描写,也是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千百人在野外,如同树林一般,这种场景让人不禁思念远方,担心嘲弄。
最后,诗中提到“我州贤将知人劳”,表达了对地方贤能官吏的赞赏,他们了解民间疾苦,已经酿造白酒并准备买下小羊作为祭品或是宴席上的佳肴。诗人的耐寒努力归家之心不远,但两脚冻硬,需要找个温暖的地方来缓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漂泊时所感受到的情感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