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侯隐南国,食禄二千钟
出处:《寄小野》
明 · 郑善夫
倪侯隐南国,食禄二千钟。
谁识神仙骨,长栖富贵丛。
梅花行岭外,雁字过蛮中。
何日飞寻女,而将黄鹤同。
谁识神仙骨,长栖富贵丛。
梅花行岭外,雁字过蛮中。
何日飞寻女,而将黄鹤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寄小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友人倪侯的复杂情感。
首句“倪侯隐南国,食禄二千钟”描绘了倪侯在南方隐居的生活状态,虽然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却选择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这里通过“隐南国”与“食禄二千钟”的对比,既表现了倪侯的高洁志趣,也暗示了其与世俗的疏离。
接着,“谁识神仙骨,长栖富贵丛”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倪侯的超凡脱俗之感。他虽身处富贵之中,但心如神仙,不为物欲所累。这种对比强调了倪侯精神世界的纯净与高远。
“梅花行岭外,雁字过蛮中”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梅花在岭外开放,象征着倪侯的独立与坚韧;雁字在蛮中飞翔,则暗含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思念。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
最后,“何日飞寻女,而将黄鹤同”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他期待有一天能像黄鹤一样自由飞翔,去寻找倪侯,共享快乐时光。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倪侯生活的描绘和对友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