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迎张翰因同载,笛遇王猷更一吹
出处:《同惟敬思伯夜泊浦口》
明 · 欧大任
浦口青枫夕照迟,天涯飘泊更何之。
船迎张翰因同载,笛遇王猷更一吹。
渔父每从醒客问,海翁今谢白鸥疑。
十年已共江潭远,岂傍啼猿怨竹枝。
船迎张翰因同载,笛遇王猷更一吹。
渔父每从醒客问,海翁今谢白鸥疑。
十年已共江潭远,岂傍啼猿怨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浦口泊船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浦口青枫夕照迟,天涯飘泊更何之”,以夕阳下青枫的静美与时间的缓慢流逝,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他身处浦口,仿佛是天地间的一个微小存在,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流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远方的向往。
颔联“船迎张翰因同载,笛遇王猷更一吹”,运用典故,借张翰和王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相别之情。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王猷则是在月夜笛声中找到了知音。这两句既是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相遇的期待。
颈联“渔父每从醒客问,海翁今谢白鸥疑”,通过渔父和海翁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渔父询问醒客,海翁不再怀疑白鸥,似乎都在暗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对现实的淡然态度。
尾联“十年已共江潭远,岂傍啼猿怨竹枝”,总结了诗人十年漂泊的经历,虽然远离家乡,但并未因此怨天尤人。反而在自然的景色中找到了安慰,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淡泊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