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出处:《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其一》
宋 · 陈著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注释
乌:乌鸦。驱:追逐。
兔:兔子。
迫:逼近。
一:一个。
衰翁:老翁。
始:开始。
信:相信。
浮生:短暂的人生。
总:总是。
是:是。
空:空幻。
拈掇:拿取、从事。
琴书:琴和书。
终日:整天。
事:事情。
依栖:寄居。
梅竹:梅花和竹子。
百年丛:长久的居所。
无官:没有官职。
不用:不必。
忧:忧虑。
三黜:多次被贬。
安分:守本分。
何劳:何必劳心。
送五穷:送走贫穷。
咫尺:很近的距离。
上方:寺庙上方。
钟鼓地:钟鼓声响起的地方。
从师:跟随老师。
学佛:学习佛教。
便须躬:就必须亲自去做。
翻译
乌鸦追逐兔子,一个老翁在旁,让我深信人生如梦终为空幻。整天弹琴读书,寄居在梅花竹林之中,度过余生。
无需忧虑多次被贬,安心本分何必担忧贫穷。
近在咫尺之处就是寺庙钟鼓环绕之地,若想学佛,必须亲身实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乌兔追逐的世间浮沉中,深感人生如梦的哲理。首句以乌鸦追赶兔子的生动画面象征生命的匆忙与无常,而"一衰翁"则暗示了主人公的衰老和对世事的淡然。诗人通过"始信浮生总是空"表达出对人生虚幻本质的认识。
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整日沉浸在琴书之中,寄情于梅竹之林,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宿,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无官不用忧三黜"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失意的豁达态度,"安分何劳送五穷"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足常乐,不为贫穷所困的生活哲学。
最后,诗人提到净慈寺的钟鼓声近在咫尺,暗示了他对于佛法的亲近和向佛之心,认为学习佛法应当亲身实践,即"从师学佛便须躬"。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修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