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狂夫未有消狂计,野立郊吟处处愁全文

狂夫未有消狂计,野立郊吟处处愁

明 · 边贡
李白何年更此游,荒台依旧枕江流。
因歌老凤怀佳句,重向金陵吊古丘。
梅萼柳条俱废苑,日华云色但芳洲。
狂夫未有消狂计,野立郊吟处处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边贡的《早春登凤凰台次韵静斋》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中以“李白何年更此游”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到一个时间跨度极大的历史场景之中,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诗仙李白在此地留下的足迹。接着,“荒台依旧枕江流”,既是对凤凰台现状的描述,也暗含了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因歌老凤怀佳句,重向金陵吊古丘”两句,通过想象老凤(可能象征着逝去的辉煌)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诗人再次来到金陵(南京),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行走,更是心灵上的回溯,是对过往文明的追思。

“梅萼柳条俱废苑,日华云色但芳洲”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梅花凋零、柳条稀疏的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对比,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这里的“芳洲”不仅指自然景观的美好,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狂夫未有消狂计,野立郊吟处处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自然与历史的双重变迁,诗人感到既无奈又感慨,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忧愁。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情缅怀,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