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客家何处,荅道俱卢洲上来
出处:《懒诗》
明 · 成鹫
雪顶鬣鬖一半灰,蒲团长日委尘埃。
二时钟板催难起,千里书筒置不开。
屐齿经春生白醭,杖头过雨着青苔。
有人问客家何处,荅道俱卢洲上来。
二时钟板催难起,千里书筒置不开。
屐齿经春生白醭,杖头过雨着青苔。
有人问客家何处,荅道俱卢洲上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慵懒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联“雪顶鬣鬖一半灰,蒲团长日委尘埃”以形象的比喻,将和尚的头发比作雪顶,鬓角则似鬣鬖,一半已成灰色,与蒲团上的灰尘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流逝的意境。颔联“二时钟板催难起,千里书筒置不开”通过钟板的催促和千里之外的书信难以启封,进一步刻画出和尚懒散的生活习惯和内心的宁静淡泊。
颈联“屐齿经春生白醭,杖头过雨着青苔”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和尚日常生活的场景:春日里,鞋底积满了白醭,雨后,杖头沾上了青苔,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映衬出和尚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尾联“有人问客家何处,答道俱卢洲上来”以问答的形式,巧妙地揭示了和尚的身份来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尚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禅宗思想,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