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知舟中人,心更劳胼胝
出处:《永新道中即事》
清 · 黎士弘
下水苦逆风,上水苦冻雨。
雨冻手足僵,竟日行十里。
岸花歇众芳,磷磷见水底。
勉力事宵征,众声合邪许。
孰知舟中人,心更劳胼胝。
一官不自爱,致身等腐鼠。
空歌《行路难》,艰辛用自取。
雨冻手足僵,竟日行十里。
岸花歇众芳,磷磷见水底。
勉力事宵征,众声合邪许。
孰知舟中人,心更劳胼胝。
一官不自爱,致身等腐鼠。
空歌《行路难》,艰辛用自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舟于永新道中的艰辛经历。首句“下水苦逆风,上水苦冻雨”以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船行时的困难,顺流而下尚且逆风,逆流而上又遭遇冻雨,环境恶劣。接下来,“雨冻手足僵,竟日行十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体的困顿,即使行走一天也只能前进很短的距离。
“岸花歇众芳,磷磷见水底”通过岸上的花朵凋零和水底的磷光,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诗人“勉力事宵征”,在深夜里继续前行,周围只有异样的声音相伴,显得孤独而艰难。“众声合邪许”可能是指风雨声、水声以及舟外的其他杂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嘲笑他的困境。
“孰知舟中人,心更劳胼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和坚韧,他深知自己承受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更是精神上的磨砺。接下来的诗句“一官不自爱,致身等腐鼠”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官职的不满,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比例,如同腐鼠一般微不足道。
最后两句“空歌《行路难》,艰辛用自取”以李白的《行路难》为典故,表达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意识到自己的艰辛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寓含着自我反思和无奈的情绪。
整体来看,黎士弘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旅途的困苦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自我价值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