轵里晨霜流桧柏,茂陵秋雨滴莓苔
出处:《怀王恒叔十四韵》
明 · 胡应麟
南迁新命下蓬莱,紫气函关日夜开。
霞色乍眠方广寺,月华频坐妙高台。
三山兴尽思三竺,九曲吟成梦九垓。
瑶圃勒铭推哲匠,玉楼题记仗雄才。
荧煌赋草传中国,灿烂文芒接上台。
轵里晨霜流桧柏,茂陵秋雨滴莓苔。
穷交此夕摅孤愤,故友当年和七哀。
授简甘泉誇骏骨,飞觚碣石羡鸿裁。
峥嵘汲郑交难续,嚄唶荆高世尚猜。
咫尺遮须寻子建,龙门曾识仲宣来。
霞色乍眠方广寺,月华频坐妙高台。
三山兴尽思三竺,九曲吟成梦九垓。
瑶圃勒铭推哲匠,玉楼题记仗雄才。
荧煌赋草传中国,灿烂文芒接上台。
轵里晨霜流桧柏,茂陵秋雨滴莓苔。
穷交此夕摅孤愤,故友当年和七哀。
授简甘泉誇骏骨,飞觚碣石羡鸿裁。
峥嵘汲郑交难续,嚄唶荆高世尚猜。
咫尺遮须寻子建,龙门曾识仲宣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怀王恒叔十四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王恒叔的怀念之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历史人物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联“南迁新命下蓬莱,紫气函关日夜开”以“南迁”、“新命”、“蓬莱”、“紫气”、“函关”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暗示了王恒叔的离别与新的命运,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机遇。
颔联“霞色乍眠方广寺,月华频坐妙高台”运用了“霞色”、“月华”等自然景象,描绘了诗人与王恒叔相聚时的宁静与美好,通过“方广寺”、“妙高台”等地点,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的深厚与纯粹。
颈联“三山兴尽思三竺,九曲吟成梦九垓”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三山”与“三竺”,以及地理上的“九曲”与“九垓”,表达了诗人对王恒叔才华与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与未知世界的向往。
尾联“瑶圃勒铭推哲匠,玉楼题记仗雄才”则将赞美推向高峰,以“瑶圃”、“玉楼”等象征性场所,强调了王恒叔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其作为“哲匠”与“雄才”的地位。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王恒叔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胡应麟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个人情感色彩又富含时代精神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