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出处:《饯族侄入幕》
宋 · 叶茵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
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
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
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
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
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注释
冲寒:冒着严寒。谒:拜见。
子陵:严子陵,东汉隐士。
挹:汲取,吸取。
多梅处:梅花盛开的地方。
须:应当,需要。
半日程:半天的行程。
器识:器量和见识。
实地:脚踏实地。
作功名:追求功名。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贤明:贤能而明智。
甚:非常。
事父兄:对待下属如对待父亲和兄长。
翻译
冒着严寒拜见严子陵,想汲取他钓鱼台的清高风范。如果遇到梅花盛开的地方,行程不妨延长半天欣赏。
年轻时应注重培养器量和见识,脚踏实地去追求功名。
这里的太守非常贤明,对待下属如同对待自己的父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前往子陵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清净无为的情怀。"冲寒谒子陵"中的“谒”字有拜访之意,而“好挹钓台清”则透露出对高洁之地的向往与欣赏。诗人在旅途中遇到梅花盛开的地方,便不禁放慢脚步,享受这份美丽,体现在"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一句。
前半首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后半首则转向对人生的叮咛。"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表明诗人对年轻时期的认知和追求真才干实事的态度。在这里,“器”指的是才能或品德,“实地”强调实际行动。
最后两句"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则是对于长辈或在位者的尊重之情。诗人认为对待贤明的太守,就应当像对待父亲和兄长一样,表达了一种敬畏与礼节之心。
整首诗通过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