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诗书传秘阁,石家孝谨冠中朝
出处:《挽资政殿学士吏部尚书曾公二首 其一》
宋 · 刘摰
怀诏归来望九霄,伾山才隔渡河桥。
履声未彻君王听,车左俄悲道路招。
韦氏诗书传秘阁,石家孝谨冠中朝。
灵輀闻说都门过,愁彻西风鼓吹箫。
履声未彻君王听,车左俄悲道路招。
韦氏诗书传秘阁,石家孝谨冠中朝。
灵輀闻说都门过,愁彻西风鼓吹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摰为曾公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曾公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曾公生前功绩的追忆与崇敬。
首句“怀诏归来望九霄”,以“怀诏”暗示曾公曾有重要使命或官职,归途中仰望高远的天空,体现了他高尚的志向和对国家的忠诚。接着“伾山才隔渡河桥”,描绘了曾公归途中的地理景象,伾山与渡河桥形成对比,隐含着对曾公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履声未彻君王听,车左俄悲道路招”两句,通过“履声”和“车左”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曾公虽有卓越的才能和贡献,但未能得到君王的充分赏识和重视,表达了对曾公命运的惋惜。同时,“车左”的悲痛也象征了社会对曾公逝世的深切哀悼。
“韦氏诗书传秘阁,石家孝谨冠中朝”两句,赞美了曾公在学术和道德上的成就。韦氏和石氏分别代表了古代的学者家族,曾公的学问被传入秘阁,他的孝顺和谨慎则在朝廷中首屈一指,彰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个人品德的高尚。
最后,“灵輀闻说都门过,愁彻西风鼓吹箫”描绘了曾公去世后,人们在京城门口为其送行的情景。灵柩经过时,西风中传来哀伤的鼓乐声,表达了人们对曾公离世的深切哀痛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曾公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