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出处:《九日登寿沙城楼》
宋 · 李曾伯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偶因:偶然因为。萸菊:茱萸和菊花,古代习俗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潇湘:湘江的别称,流经湖南。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之气,象征王气或盛世。
衡麓:衡山和麓山的合称,位于湖南。
橘洲:长沙著名的洲渚,因遍植橘树而得名。
芳樽:美酒的代称,泛指精致的酒杯。
酹千古:祭奠古人或历史,表达对过去的敬仰。
鸥雁:水鸟,常用来象征自由和闲适。
翻译
偶然因茱萸菊花来到城头,亲手揽住潇湘弥漫的秋意。西北黄沙漫天,边关遥远清冷,东南紫气蒸腾,繁华的中州大地。
众多山脉环绕,皆是衡山和麓山,一条江水横亘,那是橘洲之地。
暂且举杯畅饮,祭奠千秋往事,鸥鸟雁群自在地来去浮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九月重阳节登上寿沙城楼所感受到的情怀和景象。
"偶因萸菊到城头" 一句,以偶然的形式引入主题,萸菊为菊花的一种,常用来比喻秋天。诗人在城头处手揽着萸菊,感受着一片浓重的秋意。
"西北黄尘清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 描述了一个宏伟壮观的景象,西北方向是黄色的尘土清晰可见,而东南方则是一片庄严而神秘的紫色气息,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景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 通过对山川形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众山如同巨龙环抱,而一条河流则平静地横贯其中,形成了一片橘洲。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这两句转换了诗人的情感,提出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人邀请朋友们一起举杯畅饮,用美酒与时光相抗争,同时也观察着天空中飞来飞去的鸥雁,它们自在地沉浮于云端,仿佛在诉说着永恒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