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未逐春波长,江上孤篷夜听潮
出处:《金陵春暮》
清 · 周寿昌
铁瓮城西耸丽谯,秣陵东望路迢迢。
苍茫云树逢三月,歌舞河山递六朝。
细雨湿花朱雀桁,晚风低柳白门桥。
乡心未逐春波长,江上孤篷夜听潮。
苍茫云树逢三月,歌舞河山递六朝。
细雨湿花朱雀桁,晚风低柳白门桥。
乡心未逐春波长,江上孤篷夜听潮。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寿昌的《金陵春暮》描绘了南京城春天傍晚的景象。首句“铁瓮城西耸丽谯”点出地点,铁瓮城是南京古城墙的一部分,而“丽谯”则指华丽的城楼,形象地展现了城市的雄伟与繁华。次句“秣陵东望路迢迢”借秣陵(古称南京)之名,表达对远方的眺望和怀旧之情。
“苍茫云树逢三月,歌舞河山递六朝”两句,通过“苍茫”和“云树”描绘出春天树木葱郁的景色,同时“歌舞河山”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六朝在此交替更迭,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
“细雨湿花朱雀桁,晚风低柳白门桥”进一步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致,朱雀桁是南京的重要街道,细雨打湿了花朵,晚风吹动着白门桥边的柳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最后一句“乡心未逐春波长,江上孤篷夜听潮”,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于江上的孤篷和夜晚的潮水声,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与春天的景色形成对比,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陵春暮的景象,融合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