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悠寄先觉,神契无近知
出处:《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
宋 · 刘敞
道悠寄先觉,神契无近知。
彼美羊公意,今在岘山诗。
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
当时偶然语,正与来者期。
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
怀哉千岁后,慰此江汉思。
公亦蹈前人,方为帝王师。
奋笔成不朽,何啻中亭碑。
彼美羊公意,今在岘山诗。
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
当时偶然语,正与来者期。
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
怀哉千岁后,慰此江汉思。
公亦蹈前人,方为帝王师。
奋笔成不朽,何啻中亭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诗中以岘山诗为引子,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道悠寄先觉”,诗人感叹于时间的悠长,寄托着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接着“神契无近知”一句,表达了对先贤思想深邃、难以被现代人完全理解的感慨。
“彼美羊公意,今在岘山诗”两句,赞美了羊公(即羊祜)的思想和精神,认为他的思想和情感在岘山的诗篇中得以体现。岘山诗,即指羊祜在岘山所作的诗歌,后世常以此指代羊祜的文采和风骨。
“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则表达了对世间变迁的感慨,尽管山川地貌可能发生变化,但羊祜的名声却能长久流传,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
“当时偶然语,正与来者期”这两句,诗人借历史人物的言论,表达出对未来世代的期许,认为他们的言行将影响后世,如同先贤一样留下深远的影响。
“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描绘了人们对先贤的纪念活动,通过吟诵诗歌、建造祠堂等方式,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
最后,“怀哉千岁后,慰此江汉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千年后的人们仍能怀念先贤,以此慰藉自己对江汉地区的思念。
“公亦蹈前人,方为帝王师”则赞扬了先贤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更在政治上为帝王之师,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
“奋笔成不朽,何啻中亭碑”总结了先贤的贡献,认为他们的文字和思想如同碑石一般,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岘山诗的解读,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传承和文化延续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