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全文

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

出处:《遗镜
宋 · 刘天益
亲去镜亦去,镜还亲不还。
从今磨积垢,终不对慈颜。
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
洪恩何以报,羞见鬓毛斑。

拼音版原文

qīnjìngjìngháiqīnhái

cóngjīngòuzhōngduìyán

míngyuèguàtáishàngbáiyúnshēngxiájiān

hóngēnbàoxiūjiànbìnmáobān

注释

亲:亲人。
去:离去。
镜:镜子。
亦:也。
还:回归。
积垢:积累的尘垢。
慈颜:慈祥的脸庞。
明月:明亮的月亮。
白云:洁白的云朵。
生:生成。
匣:镜匣。
洪恩:深厚的恩情。
鬓毛斑:斑白的鬓发。

翻译

亲人离去,镜子也随之消失,镜子回归时,亲人是否还会回来。
从今往后,我将日复一日地擦拭积累的尘垢,再也不会照见慈祥的脸庞。
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台上,洁白的云朵在镜匣中生成幻象。
如何报答这深厚的恩情,看着自己斑白的鬓发,我深感惭愧。

鉴赏

这首诗名为《遗镜》,创作于宋代,由刘天益所著。这是一首表达对母爱深切怀念与无尽思念之情感的七言绝句。诗中以镜子比喻亲人离去后的哀伤,通过镜子的即刻离开和不再回返,强调了亲人的永逝与无法挽回。"磨积垢"一词形象地表达了长时间的相思之苦,而"终不对慈颜"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母亲温馨面容的渴望与无奈。

在后两句中,"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寂寥的画面,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漠。最后两句"洪恩何以报,羞见鬓毛斑"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厚恩情难以回报之感,同时也流露出因年迈而感到自愧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镜子的隐喻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深沉、哀伤且无奈的情感,是一首在艺术形式上精巧处理情感表达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