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全文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

出处:《营海轩诗
元末明初 · 邾经
兵后澄江失敝庐,何曾奏策似隋初。
丈人旧忆河间渚,营海新题泖上居。
翏渎山横遗战垒,松江水近足羹鱼。
惯闻地与潮声转,时见龙将雨气嘘。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
螺舟莫厌过从数,我亦羁穷欲著书。

拼音版原文

bīnghòuchéngjiāngshīcéngzòusuíchū

zhàngrénjiùjiānzhǔyínghǎixīnmǎoshàng

liùshānhéngzhànlěisōngjiāngshuǐjìngēng

guànwéncháoshēngzhuǎnshíjiànlóngjiāng

chátōngxīngshìsāngtiánpíngǎichóu

luózhōuyànguòcóngshùqióngzhùshū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邾经所作的《营海轩诗》,描绘了战后江南的景象。首联“兵后澄江失敝庐”写出了战乱后的荒凉,诗人故居已不复存在。颔联“丈人旧忆河间渚,营海新题泖上居”通过回忆和新居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颈联“翏渎山横遗战垒,松江水近足羹鱼”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遗迹和自然风光,战垒与松江之景形成鲜明对照,暗示着和平的到来。尾联“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感慨人事变迁,暗示时光流转中的无奈与忧虑。

诗人以“螺舟莫厌过从数,我亦羁穷欲著书”结尾,表达自己在动荡中仍坚持著述的决心,流露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