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元末明初 · 刘基
弟子舆尸漫有师,圮桥谁共老人期。
龙鱼并出应难识,樗栎无庸幸见遗。
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
龙鱼并出应难识,樗栎无庸幸见遗。
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感二首》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弟子舆尸漫有师”,以“弟子”比喻自己,暗示了对时势动荡、师道不存的忧虑;“舆尸”则暗指社会的衰败,如同尸体般缺乏生气。次句“圮桥谁共老人期”,描绘了一幅孤独老者在破败桥梁上等待无人的场景,寓含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孤独感。
第三句“龙鱼并出应难识”,借龙鱼之象,可能象征着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让人难以辨识真伪。“樗栎无庸幸见遗”,以樗栎(低劣的木材)自比,表达了不被重用的无奈,同时也希望不被世俗所遗弃。
第四句“每上楼台瞻北极”,诗人常登高望远,寄情于北方的北极星,寓意对国家政局的关注和对北方边疆的忧虑。“愿闻波浪帖南陲”,则表达了对南方边疆安宁的期盼,希望局势能如波浪贴地般平静。
最后两句“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以地理相连的吴山越水象征国家统一,警告不要在关键时刻做出破坏统一的举动,暗示了对某些潜在威胁的警惕。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和对时局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