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舆辐可脱,无当卮何益
出处:《江梦孙二首 其二》
宋 · 薛季宣
聿修去天长,元亮归彭泽。
把版岂难能,趋庭且非昔。
古之尽心者,乐以所求获。
云已废明民,宁当究安宅。
大舆辐可脱,无当卮何益。
君子之所为,百世空陈迹。
把版岂难能,趋庭且非昔。
古之尽心者,乐以所求获。
云已废明民,宁当究安宅。
大舆辐可脱,无当卮何益。
君子之所为,百世空陈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季宣的作品《江梦孙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比古代贤者的追求与现代人的行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首句“聿修去天长,元亮归彭泽”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归隐彭泽的典故,象征着古代文人对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接着,“把版岂难能,趋庭且非昔”则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能够坚守自我,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现代社会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可能失去初心的反思。
“古之尽心者,乐以所求获”强调了古代文人全心全意追求理想,最终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而“云已废明民,宁当究安宅”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人民生活困苦的忧虑,以及对重建社会正义与和谐的渴望。
“大舆辐可脱,无当卮何益”运用比喻手法,指出在社会变革中,个体的努力或许可以改变一些事物,但若没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这些努力可能徒劳无功。最后,“君子之所为,百世空陈迹”表达了对真正君子行为的敬仰,认为他们的作为虽已逝去,但对后世仍有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