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出处:《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
宋 · 魏了翁
士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
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
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
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
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
纵有间代英,仅为时儒首。
况于随世就功名,甚者谐俗攫宠荣。
此于圣门直蛙蠛,已谓斯世无与朋。
多知正多惧,不知转矜负。
亦云知矣恐未然,须验此心之权度。
有师舜文学周孔,有拟管乐明申韩。
亦有是商鞅,亦有趋异端。
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
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
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
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
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
纵有间代英,仅为时儒首。
况于随世就功名,甚者谐俗攫宠荣。
此于圣门直蛙蠛,已谓斯世无与朋。
多知正多惧,不知转矜负。
亦云知矣恐未然,须验此心之权度。
有师舜文学周孔,有拟管乐明申韩。
亦有是商鞅,亦有趋异端。
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主要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以及对后世知识分子行为的批判。诗人感慨生不逢时,未能亲历三代盛世,但他赞扬了像伊尹、傅说、孔子、孟子这样的贤人,他们坚守古道,批评世俗。诗人强调,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君,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而秦汉之后,虽然偶有杰出人物,但大多局限于追求功名,甚至迎合流俗。他批评那些仅凭一时名声或迎合潮流的人,认为他们与真正的圣贤之道相去甚远,如同蛙蠛。诗人告诫世人,知识越多,责任越大,应当审慎行事,不可自满,要以圣贤为榜样,如学习周公、孔子的学问,或如管仲、乐毅般明理,同时警惕商鞅式的极端改革和异端思想。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善,不能仅凭表面的契合,而应深入考察其内心的权衡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