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针虎百身宁可赎,子胥一剑为谁亡全文

针虎百身宁可赎,子胥一剑为谁亡

远别仓皇归路长,王孙芳草怨斜阳。
祇知世子能共命,未念辞亲亦有方。
针虎百身宁可赎,子胥一剑为谁亡
悠悠思子宫前水,欲赋招魂恐断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名为《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外孙张穆叔的深切思念与担忧之情。

首句“远别仓皇归路长”,描绘了外孙张穆叔离家远行时仓促匆忙的情景,归途漫长,暗示了离别之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着,“王孙芳草怨斜阳”一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外孙比作尊贵的王孙,芳草则代表了生机与希望,而斜阳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对未来的忧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孙在外漂泊、前途未卜的深深关切。

“祇知世子能共命,未念辞亲亦有方。”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亲情的理解与思考。诗人意识到,虽然外孙远行是为了共同的命运,但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考虑到辞别亲人时的恰当方式,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离别情境的深刻体悟。

“针虎百身宁可赎,子胥一剑为谁亡。”这两句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对比针虎赎身和伍子胥自刎的故事,表达了对外孙安全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可能遭遇的危险的担忧。针虎赎身象征着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亲人,而伍子胥自刎则暗示了对家族荣誉的坚守,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外孙安全的重视和对未知风险的警惕。

最后,“悠悠思子宫前水,欲赋招魂恐断肠。”诗人想象着在思子宫前的流水旁,思绪万千,想要写一首招魂之歌来呼唤外孙归来,却担心这会更加触动内心的伤痛。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外孙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诗人面对离别与未知时的无奈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外孙张穆叔的深情关怀与忧虑,以及对亲情、离别、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