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西借东风力,回首三山春一色
出处:《寄仁王求首座》
宋 · 朱松
片帆西借东风力,回首三山春一色。
何人孤啸月中闻,知是无尘岩上客。
风山武夷之宗支,千岩万壑帝所规。
天怜傲吏赐我履,恨不与子相谐嬉。
问法年来定成市,藤蔓遥知罥衣袂。
手攀荔子约同尝,绝胜林间啄残柿。
何人孤啸月中闻,知是无尘岩上客。
风山武夷之宗支,千岩万壑帝所规。
天怜傲吏赐我履,恨不与子相谐嬉。
问法年来定成市,藤蔓遥知罥衣袂。
手攀荔子约同尝,绝胜林间啄残柿。
鉴赏
此诗《寄仁王求首座》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美景的画面。
首句“片帆西借东风力”,以轻盈的帆影和借力东风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接着“回首三山春一色”一句,将目光转向远方,春色满园,三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景的赞美与向往。
“何人孤啸月中闻,知是无尘岩上客”两句,通过月夜中的一声孤啸,引出一位超脱世俗、隐居岩上的高士形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敬仰和追求。
“风山武夷之宗支,千岩万壑帝所规”则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其作为道教圣地的地位,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天怜傲吏赐我履,恨不与子相谐嬉”两句,以天赐之履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与友人共赏自然美景的遗憾与期待。
最后,“问法年来定成市,藤蔓遥知罥衣袂”两句,通过询问法门是否已成市集,以及藤蔓知人之意,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手攀荔子约同尝,绝胜林间啄残柿”则是对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直接描绘,通过对比荔枝与残柿,强调了新鲜与美味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之乐的珍视。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感悟,以及对友情与美食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