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道所历,弩末愁鲁缟
出处:《答张君玉裁》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石遗最知诗,未免阿所好。
学诗吾亦老,浅陋岂足道。
平生梦韦柳,一字不能到。
次之为韩欧,搁笔难其奥。
随人作近体,何异蜂蝶闹。
从今欲不作,蓄志待衰耄。
近得虞君诗,于杜果深造。
沈雄出意表,纤巧端可扫。
张君师石遗,吐属颇兀傲。
为君道所历,弩末愁鲁缟。
学诗吾亦老,浅陋岂足道。
平生梦韦柳,一字不能到。
次之为韩欧,搁笔难其奥。
随人作近体,何异蜂蝶闹。
从今欲不作,蓄志待衰耄。
近得虞君诗,于杜果深造。
沈雄出意表,纤巧端可扫。
张君师石遗,吐属颇兀傲。
为君道所历,弩末愁鲁缟。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诗人郑孝胥对友人张君玉裁的一首赠答诗。诗中,郑孝胥首先表达了对好友石遗(可能是另一个人物,擅长诗歌)的赞赏,认为他深知诗歌之道,但同时也指出石遗也有个人偏好。诗人自谦学诗多年,却感叹自己才疏学浅,连韦应物和柳宗元这样的大家也未能深入理解。
接着,郑孝胥提到自己对于韩愈和欧阳修等人的诗歌也感到难以领悟其深奥之处,感叹自己的创作多流于形式,如同蜜蜂蝴蝶般热闹而缺乏深度。他决定从此不再轻易作诗,而是将精力保留到年老时再行尝试。
最后,他称赞张君玉裁的新诗,认为其在学习石遗的基础上有了更深的造诣,风格沉雄且出人意料,即使是细微之处也显示出高超技巧。他还提到张君的诗歌语言独特,颇有石遗的遗风,但又带有自己的傲骨。
整首诗通过自我反思和对他人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自己创作的审视,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