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炉袅如见,馀力付棋局
出处:《游香山佛迹》
宋 · 周锷
灵山名达蓬,香水霭薝卜。
龙祇久覆护,云物翳深谷。
拂衣向劫中,神斧断苍玉。
至今天人尊,灵迹印金粟。
颇闻开士谶,飞锡隐岩麓。
坐令湖海客,香供走川陆。
巍巍虔报地,色相俨金屋。
缅想旧巾瓶,犹能慰心目。
篮舆访莲社,一笑欣自足。
抚事动幽寻,畴能念荣辱。
松炉袅如见,馀力付棋局。
更觉梦中身,翛然百无欲。
龙祇久覆护,云物翳深谷。
拂衣向劫中,神斧断苍玉。
至今天人尊,灵迹印金粟。
颇闻开士谶,飞锡隐岩麓。
坐令湖海客,香供走川陆。
巍巍虔报地,色相俨金屋。
缅想旧巾瓶,犹能慰心目。
篮舆访莲社,一笑欣自足。
抚事动幽寻,畴能念荣辱。
松炉袅如见,馀力付棋局。
更觉梦中身,翛然百无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达蓬:传说中的灵山。香水霭:香气缭绕。
薝卜:一种香料植物。
龙祇:龙神。
劫中:佛教中的灾难时期。
神斧:象征力量的神物。
金粟:比喻珍贵的事迹。
开士:修行有道的高僧。
飞锡:高僧出行携带的锡杖。
篮舆:竹编的小车。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
抚事:面对世事。
松炉:烧松木的炉火。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翻译
灵山名为达蓬,香气缭绕着薝卜丛。龙神长久守护,云雾遮蔽深谷中。
我挥袖步入劫难,神斧砍断苍翠玉。
直至今日人们尊崇,灵验事迹刻在金粟上。
曾听说高僧预言,手持锡杖隐居山脚。
他让湖海游子,香火络绎不绝地前来朝拜。
虔诚礼拜之地,庄严如金色屋宇。
遥想往昔的僧帽和瓶,依旧能慰藉心灵。
乘篮车探访莲社,一笑便心满意足。
面对世事触动深思,谁能忘却荣辱得失。
松烟炉火仿佛可见,余力投入棋局中。
梦境中的我更加超脱,毫无欲望,自在无比。
鉴赏
这首宋诗《游香山佛迹》是周锷所作,描绘了作者游历香山佛迹时的感受和体验。诗人首先赞美了灵山香山的神圣与美丽,"灵山名达蓬,香水霭薝卜",形容山势如蓬莱仙境,香气缭绕,如同薝卜花海。接着,他描述了龙神的庇护和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
诗人置身其中,"拂衣向劫中,神斧断苍玉",仿佛穿越时空,用神斧劈开苍玉般的山石,展现了佛迹的来历和力量。香山佛迹至今仍受人尊敬,"至今天人尊,灵迹印金粟",金粟象征着佛光普照,佛法无边。
诗人提及开士的预言和僧人的隐居,"颇闻开士谶,飞锡隐岩麓",增添了历史的神秘色彩。香山的影响力让远游客人纷至沓来,"坐令湖海客,香供走川陆",表达出香山的香火旺盛。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内心得到净化,"巍巍虔报地,色相俨金屋",对佛地的敬畏与敬仰如同金屋般庄重。他还回忆起过去在此的修行时光,"缅想旧巾瓶,犹能慰心目",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宁静生活的满足。
最后,诗人表示会再次来访,"篮舆访莲社,一笑欣自足",乘篮车探访僧侣聚集的莲社,心中充满喜悦。诗人在深思世事之后,"抚事动幽寻,畴能念荣辱",感叹人生哲理,超脱于世俗的荣辱之外。
整首诗通过描绘香山佛迹的景象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展现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