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梦到钧天,求音叩寂寞
出处:《赵见独示所业并诗次韵谢之》
宋 · 周麟之
沅江九肋稀,端问学不学。
向来屠沽辈,过眼褐宽博。
如公负奇才,尚隔云津跃。
昔吾先隐君,早识麟一角。
联翩锦囊句,纡馀仍卓荦。
千载埋玉悲,孤芳竟谁擢。
别来二十年,历历记前作。
贱子更百罹,素业守弥恪。
馀辉忽振耀,如获西山药。
清梦到钧天,求音叩寂寞。
中宵对莲炬,何以称光渥。
辱君琼瑶篇,重愧鼠呼璞。
大轴窥洪源,汹涌千涧落。
一洗胸中尘,豁若春云廓。
向来屠沽辈,过眼褐宽博。
如公负奇才,尚隔云津跃。
昔吾先隐君,早识麟一角。
联翩锦囊句,纡馀仍卓荦。
千载埋玉悲,孤芳竟谁擢。
别来二十年,历历记前作。
贱子更百罹,素业守弥恪。
馀辉忽振耀,如获西山药。
清梦到钧天,求音叩寂寞。
中宵对莲炬,何以称光渥。
辱君琼瑶篇,重愧鼠呼璞。
大轴窥洪源,汹涌千涧落。
一洗胸中尘,豁若春云廓。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是周麟之对赵见独展示其才华和作品的回应,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自身经历的感慨。诗的前四句“沅江九肋稀,端问学不学”以比喻开篇,暗示赵见独的才华出众,如同沅江罕见的珍宝。接着,诗人提到屠沽之辈的平凡,与赵的才华形成对比,强调赵的非凡才能。
“如公负奇才,尚隔云津跃”进一步赞美赵见独的奇才,但又说他尚未完全展现,如同渡过天河的志士。诗人回忆起自己与赵的交往,称赞他早年即有非凡才情,作品如锦囊佳句,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千载埋玉悲,孤芳竟谁擢”表达了对赵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对能识才者的期待。诗人感叹自己与赵分别二十年,但仍清晰记得他的早期作品,自谦说自己虽历经磨难,但对学问的坚守更加坚定。
“余辉忽振耀,如获西山药”形容赵见独的作品如明灯照亮了自己,给他带来了新的启示。诗人深夜对烛,深感赵的诗篇犹如仙药,洗涤了自己的心灵。
最后,诗人表示对赵的诗篇感到荣幸,但也自愧不如,称其为瑰宝。全诗以对赵见独诗作的赞美和对自己心境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学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