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出处:《依韵和通判把菊有寄》
宋 · 梅尧臣
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湖边:湖畔。草树:草木。
蠹叶:蛀虫侵蚀的叶子。
少色:失去色彩。
唯菊:只有菊花。
不畏霜:不惧严寒。
淡艳:色泽清淡。
有德:有美德。
并生:共生。
非因:非由。
人所植:人力种植。
爱贵:喜爱珍贵。
曾未厌:从未减少。
秋日:秋天。
短苦逼:短暂且苦涩。
朋好:朋友们。
相望:期盼。
采持:采摘。
空叹息:空自叹息。
临杯:面对酒杯。
不能饮:无法畅饮。
对案:面对案几。
不能食:无法下咽。
君:你。
何忧:忧虑何事。
节物:季节变换。
感人极:引发深深感触。
翻译
湖畔草木繁茂,蛀虫侵蚀叶子失去色彩。只有菊花不惧严寒,色泽清淡却有美德。
它自然生长与兰花为伴,非人力刻意种植。
人们对它的喜爱从未减少,秋天短暂且苦涩。
朋友们各自期盼,只能空自叹息无法采摘。
面对酒杯无法畅饮,面对案几无法下咽。
请问你忧虑何事?季节变换引发深深感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畔的秋景,着重赞美了菊花的坚韧与高洁。"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诗人以落叶凋零反衬出菊花的生机盎然,其色泽虽淡却显得更有韵味。"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直接赞美菊花的傲霜之姿和高尚品格,将其比作有美德之人。
接下来,诗人强调菊花的野生状态,"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暗示其自然天成,不受世俗干扰。然而,尽管菊花备受喜爱,"爱贵曾未厌",但秋天的短暂和严寒却使人们感叹时光匆匆,"秋日短苦逼",无法尽情欣赏和采摘。
诗人感慨朋友间的离散,"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表达对友情的怀念和无奈。面对美景,诗人却"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因为深感季节变迁带来的哀愁。最后,他以设问的方式揭示主题:"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直指自己忧虑的是大自然的更迭和人事的无常。
总的来说,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