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蹇驴步武碎,短瑟弦柱促全文

蹇驴步武碎,短瑟弦柱促

宋 · 苏轼
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
犹当隐季主,未遽逃梅福。
空肠吐馀思,静似蚕缀簇。
寸田结初果,秀若铜生绿。
荆棘扫诚尽,梨枣忧不熟。
高人宁铸金,下士乃服玉。
君看岭峤隘,我欲巾笥蓄。
曾攀罗浮顶,亦到朱明谷。
旋观真历块,归卧甘破屋。
故人老犹仕,世味薄如縠。
偶从越女笑,不怕蛮江浴。
惊闻尺书到,喜有新诗辱。
应怜五管客,曾作八州督。
骨销谗口铄,胆破狱吏酷。
陇云不易寄,江月乃可掬。
遥知清远寺,不称空洞腹。
蹇驴步武碎,短瑟弦柱促
仰看泉落佩,俯听石响毂。
千峰泻清驶,一往无回躅。
狂雷失晤语,过电不容目。
要知僧长饥,正坐山少肉。
人间无南北,蜗角空出缩。
仇池九十九,嵩少三十六。
天人同一梦,仙凡无两录。
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
便回爇天焰,长作照海烛。

拼音版原文

xīnwénmiàoduōjiùxuéxiánshù

yóudāngyǐnzhǔwèitáoméi

kōngchángjìngcánzhuì

cùntiánjiéchūguǒxiùruòtóngshēng绿

jīngsǎochéngjìnzǎoyōushú

gāorénníngzhùjīnxiàshìnǎi

jūnkànlǐngqiáoàijīn

céngpānluódǐngdàozhūmíng

xuánguānzhēnkuàiguīgān

rénlǎoyóushìshìwèibáoǒucóngyuèxiàománjiāng

jīngwénchǐshūdàoyǒuxīnshī

yìngliánguǎncéngzuòzhōu

xiāochánkǒushuòdǎn

lǒngyúnjiāngyuènǎi

yáoqiānqīngyuǎnchēngkōngdòng

jiǎnsuìduǎnxiánzhù

yǎngkànquánluòpèitīngshíxiǎng

qiānfēngxièqīngshǐwǎnghuízhú

kuángléishīguòdiànróng

yàozhīsēngchángzhèngzuòshānshǎoròu

rénjiānnánběijiǎokōngchūsuō

chóuchíjiǔshíjiǔ,(chóuchíyǒujiǔshíjiǔquánchángmèngzhìyǒushī

sōngshǎosānshíliù

yóujìnmǎitiányángzháiběiwàngsōngshānshènjìn

tiānréntóngmèngxiānfánliǎng

lòubāngzhēnlǎoshēng

便biànhuíruòtiānyànchángzuòzhàohǎi

ruòtiānyànjiàn退tuìzhīshī

jìnhuángzhíshīyúnliánhuācùnzhúpìnhǎizhōngshāobǎichuān

zhígàijìnyǒu

注释

妙:巧妙。
束:搁置。
季主:古代隐士。
梅福:汉代隐士。
蚕缀簇:比喻思绪纷乱。
寸田:微小的土地。
空洞腹:形容寺庙空旷。
蹇驴:行走缓慢的驴子。
石响毂:石头撞击车轮的声音。

翻译

新闻虽妙但不多,旧学闲置可以束高阁。
仍然想效仿隐居的季主,却未急于逃离尘世如梅福。
心中思绪空荡,静如蚕丝缠绕成簇。
微小的土地上结出初步成果,犹如铜器表面生出绿色。
荆棘丛中扫除干净,只忧虑梨枣还未成熟。
高人宁可铸就黄金,平凡之人也珍视玉石。
你看那山岭狭隘,我却想在头巾中藏匿志向。
曾登罗浮山顶,也游历过朱明谷。
转眼间,生活如实地经历,归来后甘愿住破屋。
老友仍仕途奔波,世态炎凉如薄纱。
偶尔与越女欢笑,不惧蛮江洗礼。
惊喜收到尺素书信,更喜新诗赠予。
想必你同情我这位漂泊异乡的人,曾为八州督。
遭受诽谤,身心疲惫,连狱吏的严酷都难以承受。
陇上的云难以寄情,唯有江月能捧在手心。
遥想那清远寺,空旷的腹地并不适合我。
骑着蹇驴,步履蹒跚,短瑟音调急促。
抬头望见泉水落下,低头倾听石头撞击声。
千座山峰倾泻清流,一去不回头。
狂风雷电中失去交谈,快如闪电无法看清。
要知道僧人常饿,只因山中食物稀少。
人间并无南北之分,如同蜗牛角斗般微不足道。
仇池有九十九座,嵩少之地却只有三十六。
天人共享同一梦境,仙凡世界并无二致。
在这简陋之地终老,生活虽然简朴,也足够满足。
我愿燃烧自己,照亮大海,永不熄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深含哲理,语言幽默,意境雄浑。开篇即以“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化莫测而又淡然处之的态度。接着,“犹当隐季主,未遽逃梅福”则是苏轼自比隐逸之士,对于仕途之事持有保留态度。

“空肠吐馀思,静似蚕缀簇”描绘了诗人深夜难寐,心绪万千的孤独境况,而“寸田结初果,秀若铜生绿”则是对自家园地收获的描述,既显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细致,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满足与欣赏。

在“荆棘扫诚尽,梨枣忧不熟”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环境改善和果实成熟的关怀。紧接着,“高人宁铸金,下士乃服玉”则是对不同社会地位之人的价值观念与物质追求的描摹。

“君看岭峤隘,我欲巾笥蓄”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诉求。随后的“曾攀罗浮顶,亦到朱明谷”则是对作者游历经历的回顾,显示出他广泛的生活体验。

“旋观真历块,归卧甘破屋”中,“真历块”可能指的是某种古迹或石刻,而“归卧甘破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故人老犹仕,世味薄如縠”则是对人生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偶从越女笑,不怕蛮江浴”中的“越女笑”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好的回忆或情感体验,而“不怕蛮江浴”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敢态度。随后,“惊闻尺书到,喜有新诗辱”表达了作者对于书信和诗歌交流的期待与欣喜。

在“应怜五管客,曾作八州督”中,可以看出苏轼对友人、同僚或是过往经历的一种怀念。而“骨销谗口铄,胆破狱吏酷”则是对官场黑暗和人心险恶的深刻批判。

“陇云不易寄,江月乃可掬”中,“陇云”可能指的是某种遥远或难以触及的情感,而“江月乃可掬”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紧接着,“遥知清远寺,不称空洞腹”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之地的向往。

“蹇驴步武碎,短瑟弦柱促”中的音乐意象丰富,是对某种生活节奏和情感体验的描绘。而“仰看泉落佩,俯听石响毂”则是对自然声音美妙的赞叹。

“千峰泻清驶,一往无回躅”中,“千峰泻清驶”可能指的是山水景观,而“一往无回躅”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流逝和不可逆转性的深刻感悟。紧接着,“狂雷失晤语,过电不容目”是对自然力量的描写,也反映出作者内心世界的某种激荡。

“要知僧长饥,正坐山少肉”中的“僧长饥”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神需求或生活状态,而“正坐山少肉”则表现了对简单生活和自我修养的一种追求。随后,“人间无南北,蜗角空出缩”是对人生境遇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世事纷争的淡漠。

“仇池九十九,嵩少三十六”中的数字可能象征着某种生命历程或精神状态。而“天人同一梦,仙凡无两录”则是对人生与宇宙、现实与幻想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最后,“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便回爇天焰,长作照海烛”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接受,以及对于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时间流逝之间关系的一种超脱态度。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美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