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疑化国烟霄近,未觉壶天晚日宾
出处:《上元应制次韵》
宋 · 李吕
华灯不夜照青春,鳌背缯山迥绝尘。
已遣烛龙衔火炬,更开璧月驻飙轮。
长疑化国烟霄近,未觉壶天晚日宾。
知是奎文临海外,赐章今夕宠光频。
已遣烛龙衔火炬,更开璧月驻飙轮。
长疑化国烟霄近,未觉壶天晚日宾。
知是奎文临海外,赐章今夕宠光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华灯:华丽的灯火。鳌背:神话中海中巨龟或巨鳖的背。
烛龙:神话中的火神。
璧月:明亮如璧的月亮。
飙轮:疾风中的车轮。
化国:神仙居住的国度。
壶天:传说中的仙境。
奎文:古代星宿名,象征学问。
赐章:帝王的恩赐或封赏。
宠光:恩宠与荣耀之光。
翻译
华灯彻夜照亮青春,海中的巨鳌背托着如山的画卷远离尘世。已经派遣烛龙(神话中的火神)捧着火炬,又打开明月让疾风停止了转动。
长久以来我怀疑自己身处仙境,接近云霄,还未察觉壶天(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的夕阳已降临。
原来这是奎文(古代星宿名,象征学问)照耀在海边,今晚的赐福和荣耀频繁降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华灯璀璨、夜未眠的景象,通过对灯光与自然山川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和壮丽事物的向往。"鳌背缯山迥绝尘"一句中的“鳌”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龟,它的背部形如山脉,象征着坚固与高远,而“缯山”则是绣花般的山川,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现了壮丽而超凡脱俗的事物。
"已遣烛龙衔火炬,更开璧月驻飙轮"一句中,“烛龙”和“璧月”都是夸张的形容词,用来强调夜晚华灯的辉煌与壮观。诗人通过这些想象,传达了对夜晚不眠、追逐光明的渴望。
"长疑化国烟霄近,未觉壶天晚日宾"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国度或仙境的向往。这里的“化国”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界,“烟霄”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神秘之地的感觉。而“壶天晚日宾”则是在描绘一个时间感,似乎诗人希望能够在这个理想国度中久留。
最后两句"知是奎文临海外,赐章今夕宠光频"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和得意。"奎文"指的是文学作品,而“临海外”则可能暗示着诗人的作品能够超越时空,传播到远方。而“赐章今夕宠光频”则是说在这个夜晚,诗人获得了灵感和恩惠,不断地创作出美好的文字。
整首诗通过华丽的意象和夸张的修辞,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世界的憧憬,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