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渠册后诗情苦,曾到留都丰镐来
出处:《题芳洲诗集 其二》
宋 · 马廷鸾
虎踞已知王气尽,鹃啼谁感帝魂哀。
怪渠册后诗情苦,曾到留都丰镐来。
怪渠册后诗情苦,曾到留都丰镐来。
注释
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如同猛虎盘踞。王气:古代称帝王的气象或统治力量。
尽:完,没有了。
鹃啼:杜鹃鸟的啼叫声,常象征哀伤。
帝魂:指帝王的灵魂或亡国之君。
哀:悲哀,悲伤。
渠:他,指诗人自己。
册后:写在册子之后,可能指诗集或作品。
诗情苦:诗人的诗情悲苦。
留都:古代京城以外的另一个重要都城,这里指南京(历史上曾为明朝留都)。
丰镐:周朝的两个都城,这里是借代,指古代的都城。
翻译
老虎踞守的地方,帝王之气已经衰落殆尽。杜鹃鸟的啼叫,又有谁能感受到亡国之君的悲哀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题芳洲诗集(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王朝气数已尽与帝制魂魄凄凉的感慨。
"虎踞已知王气尽,鹃啼谁感帝魂哀。" 这两句通过对虎踞龙盘(古代皇家陵墓的守护者)和鸟鸣(鹃啼)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王朝荣华已逝、帝制精神日渐凋敝的感慨。"虎踞"象征着昔日权势与威严,而今朝气数尽,意味着那份强大与尊贵已经不复存在;"鹃啼"则是对自然界中鸟鸣的声音的描绘,这里的"谁感帝魂哀"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帝制魂魄凄凉无人问津的感慨。
"怪渠册后诗情苦,曾到留都丰镐来。" 这两句则是对历史遗迹和个人经历的反思。"怪渠"可能指的是古代某种特殊的水文景观,而"册后"则是对历史记载的提及;"诗情苦"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这些历史遗迹时所感受到的情感沉痛。"曾到留都丰镐来"则透露出诗人的个人经历,他曾亲自前往某个地方(留都)并见证了那里的繁华与衰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光已逝、帝制精神凋敝的深沉感慨,以及个人经历中对历史变迁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