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
出处:《两日苦风思江南》
宋 · 梅尧臣
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
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
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
茅茨松竹间,翠的门前水。
下窥石穴鱼,出入数十尾。
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
羸马入烟林,区区何若此。
昔笑今已迷,薄官正如彼。
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
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
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
茅茨松竹间,翠的门前水。
下窥石穴鱼,出入数十尾。
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
羸马入烟林,区区何若此。
昔笑今已迷,薄官正如彼。
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摆磨:形容风吹动树木的声音。吹沙作云飞:风吹起沙尘如云般飘浮。
物状颜色死:万物失去原有的色彩。
落瀑鸣几里:远处瀑布的轰鸣声。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翠的门前水:门前的碧绿流水。
石穴鱼:石洞中的鱼。
残照:夕阳的余晖。
区区:形容渺小。
翻译
千磨万击的风声在早晨和傍晚不断响起风吹起沙尘像云朵般飞舞,万物失去生机色彩
怀念江上的山峦,瀑布声在数里之外回荡
简陋的茅屋隐藏在松竹之间,门前绿水青翠
向下望去,石洞里的鱼儿进进出出,有几十条
此时夕阳余晖微弱,古道上是谁家的孩子
瘦弱的马匹走入烟雾笼罩的树林,如此渺小
昔日的笑谈如今已成迷茫,微官生涯就像这样
何时能归隐田园,到河边重新洗净耳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恶劣环境中的感受,通过自然景象和自身的境遇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形象地刻画了风力之大,连树木都被吹得发出声响,且持续不断。接下来的“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进一步渲染风的威力,使得万物失去了生机。
诗人回忆起江南的美景,“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想象着江边山峦间瀑布的轰鸣,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他居住的茅屋周围则是“翠的门前水”,石穴中还有游鱼,这些细节展现出江南的宁静与生机。
然而,现实中的诗人却感到孤独与无奈,“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夕阳西下,小路上空无一人,只有疲惫的马匹进入烟雾笼罩的树林。诗人感叹自己的境遇,“薄官正如彼”,暗示官职卑微,生活困顿。最后,他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希望能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风的肆虐象征官场的艰难,通过江南景色的回忆和对归隐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