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澹注,雨中人远,画里愁深
出处:《朝中措二首》
清 · 项鸿祚
片时春睡梦难寻,重见短墙阴。
一样绿肥红瘦,断肠偏是而今。
燕支澹注,雨中人远,画里愁深。
倚醉满烧银烛砌,蛩诉出秋心。
一样绿肥红瘦,断肠偏是而今。
燕支澹注,雨中人远,画里愁深。
倚醉满烧银烛砌,蛩诉出秋心。
鉴赏
这首《朝中措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梦醒后的凄美画面。
首句“片时春睡梦难寻”,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短暂的春日小憩,却难以寻回梦境的情境,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与失落感。接着,“重见短墙阴”一句,将视线转向窗外,短墙之阴,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着主人公内心的阴郁与孤寂。
“一样绿肥红瘦,断肠偏是而今。”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绿叶繁茂,花朵凋零,春天的生机与衰败并存,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也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尤其是“断肠偏是而今”,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情境的深切哀愁。
“燕支澹注,雨中人远,画里愁深。”燕支,古代指一种红色颜料,这里借以形容愁绪的深沉。雨中的行人渐行渐远,画面中蕴含着离别的哀伤和孤独的忧愁。这三句通过色彩、天气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充满愁绪的画面,将情感推向高潮。
最后,“倚醉满烧银烛砌,蛩诉出秋心。”主人公在醉酒后倚靠在燃烧的银烛旁,蟋蟀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心事。这一场景既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渲染,也是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孤独,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综上所述,《朝中措二首(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春夜梦醒后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