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在存养,不可以力致
出处:《藏书示儿》
宋 · 周密
少年诵诗书,颇有稽古志。
中焉得良师,讲说击蒙昧。
步趋古圣贤,千载俨如对。
岂惟收放心,中自有乐地。
维持识纲常,讨访极根柢。
同异辩坚白,委曲穷琐细。
精微究七略,猎涉到百类。
近求事物间,远探天人际。
研朱极雠校,钩玄谨书识。
扬子喜问奇,中郎欣得异。
源委本六经,上下猎众智。
虽为吏坌汩,此事亦不置。
矻矻常穷年,何敢叹劳勚。
初非事进取,盖亦志平治。
庶几致吾君,不负学古意。
岂期事大缪,分寸不可冀。
或病元凯癖,或嘲孝先睡。
亦惟殖卤莽,何敢望穫刈。
穮蓘当益勤,会见逢有岁。
謏闻愧博识,钝质无强记。
少习日寖忘,瞠若殊有愧。
夜行笑老学,鸡蹠不忍弃。
正如蠹书鱼,龁纸犹有味。
千卷善和藏,万签邺侯庋。
心惟与口诵,尚欲见所未。
辛勤三十年,正尔窥一二。
波澜浩如海,不可辩涯涘。
要之自信笃,土炭各有嗜。
勿以多岐亡,勿以半涂废。
孰云道甚远,不息行可至。
学问之所尊,尊在道与义。
苟为不能然,虽多亦奚谓。
道之充诸身,如人有元气。
气以实而刚,气以弱而踬。
浩然在存养,不可以力致。
文辞乃枝叶,界限在义利。
油然悟真筌,于此得良贵。
立言吾岂敢,识字亦未易。
我家有书种,谨守毋或坠。
诗成付吾儿,永以诏来世。
中焉得良师,讲说击蒙昧。
步趋古圣贤,千载俨如对。
岂惟收放心,中自有乐地。
维持识纲常,讨访极根柢。
同异辩坚白,委曲穷琐细。
精微究七略,猎涉到百类。
近求事物间,远探天人际。
研朱极雠校,钩玄谨书识。
扬子喜问奇,中郎欣得异。
源委本六经,上下猎众智。
虽为吏坌汩,此事亦不置。
矻矻常穷年,何敢叹劳勚。
初非事进取,盖亦志平治。
庶几致吾君,不负学古意。
岂期事大缪,分寸不可冀。
或病元凯癖,或嘲孝先睡。
亦惟殖卤莽,何敢望穫刈。
穮蓘当益勤,会见逢有岁。
謏闻愧博识,钝质无强记。
少习日寖忘,瞠若殊有愧。
夜行笑老学,鸡蹠不忍弃。
正如蠹书鱼,龁纸犹有味。
千卷善和藏,万签邺侯庋。
心惟与口诵,尚欲见所未。
辛勤三十年,正尔窥一二。
波澜浩如海,不可辩涯涘。
要之自信笃,土炭各有嗜。
勿以多岐亡,勿以半涂废。
孰云道甚远,不息行可至。
学问之所尊,尊在道与义。
苟为不能然,虽多亦奚谓。
道之充诸身,如人有元气。
气以实而刚,气以弱而踬。
浩然在存养,不可以力致。
文辞乃枝叶,界限在义利。
油然悟真筌,于此得良贵。
立言吾岂敢,识字亦未易。
我家有书种,谨守毋或坠。
诗成付吾儿,永以诏来世。
鉴赏
这首诗《藏书示儿》是宋代诗人周密所作,表达了他对藏书、学问的热爱与传承的重视。诗中描绘了从少年时诵读诗书、追求知识,到中年后仍坚持学问探索的过程,展现了对古圣贤智慧的崇敬与追求。
诗的开头提到少年时期对诗书的热爱与对古圣贤的向往,中年时找到良师,深入学习,不仅收心归正,还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从近处的事物到远处的天地,从文字的考证到思想的探讨,无不尽心尽力。诗人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认为学问的尊贵在于道义,而非仅仅在于知识的数量。他告诫自己和后人,不应因学问的复杂而放弃,也不应因中途的困难而停止追求,坚信只要坚持不懈,终能到达学问的彼岸。
诗中还提到了对藏书的珍视,希望将这些知识传给子孙后代,让学问得以延续。通过教育和传承,使后人能够理解并实践其中的道理,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目标。整首诗充满了对学问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后人的殷切期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传承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