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
出处:《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
宋 · 刘攽
昔岁歉无年,今夏仍荐饥。
罢民去南亩,贱价捐东菑。
籍籍道路间,饿者何累累。
藜藿不充肠,苶然旄与倪。
嗟我禄代耕,每食为不怡。
徒怀仲由志,身贱那得施。
属城上民讼,比牒皆苦词。
奉诏实有无,百闻谢一窥。
星言说桑田,行与父老期。
触热不敢休,重趼宁告疲。
郊原赤如赭,秉穗无孑遗。
垦艺不可分,四旁生蒺藜。
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
附上亦有刑,残下罪攸司。
鄙夫不忍此,告吏咸赦之。
庶兹咻喔恩,足以苏茕嫠。
大农急经费,言利析毫釐。
二吾犹不足,一切宁谓宜。
国侨敏争承,郑邑用不危。
冯煖焚券书,田氏人若归。
区区二小邦,两士能若斯。
当官在必行,匪石安可移。
诸公悉吾友,此志良弗非。
当令徇路人,一听狂者诗。
罢民去南亩,贱价捐东菑。
籍籍道路间,饿者何累累。
藜藿不充肠,苶然旄与倪。
嗟我禄代耕,每食为不怡。
徒怀仲由志,身贱那得施。
属城上民讼,比牒皆苦词。
奉诏实有无,百闻谢一窥。
星言说桑田,行与父老期。
触热不敢休,重趼宁告疲。
郊原赤如赭,秉穗无孑遗。
垦艺不可分,四旁生蒺藜。
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
附上亦有刑,残下罪攸司。
鄙夫不忍此,告吏咸赦之。
庶兹咻喔恩,足以苏茕嫠。
大农急经费,言利析毫釐。
二吾犹不足,一切宁谓宜。
国侨敏争承,郑邑用不危。
冯煖焚券书,田氏人若归。
区区二小邦,两士能若斯。
当官在必行,匪石安可移。
诸公悉吾友,此志良弗非。
当令徇路人,一听狂者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因干旱导致的严重饥荒景象,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困苦和官员对此的深切关怀。诗人刘攽以“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为题,表达了对灾民疾苦的关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一位官员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诗中描述了过去歉收的年份,今年夏天仍然遭遇饥荒,农民们被迫离开农田,低价放弃土地。道路上满是饥饿的人群,他们的身体瘦弱,面色苍白。食物短缺,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诗人感慨自己虽有俸禄,却无力直接帮助这些受苦的百姓,只能内心痛苦,空怀志向。
面对百姓的诉讼,诗人决定亲自前往受灾地区,了解实际情况。他不顾炎热,长途跋涉,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目睹了土地的荒芜和作物的枯竭。面对这样的惨状,诗人不忍心看到百姓遭受如此苦难,于是请求上级宽免一些刑罚,减轻农民的负担,希望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安慰和救济。
然而,诗人在表达这一愿望时也意识到,国家财政紧张,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使得他的提议难以得到支持。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放弃,他坚信官员应当秉持公正,为百姓着想,即使面临困难,也不应改变初衷。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同僚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能够像古代贤臣一样为民众谋福利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激励他人,共同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那些路过的行人也能听到他为百姓疾呼的声音。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底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通过诗人的行动和呼吁,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民生、勇于担当的官员形象,以及他对改善社会状况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