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全文

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

宋 · 黄庭坚
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
闻道省郎方结绶,可容名士乞归田。
严安召见天嗟晚,贾谊归来席更前。
何况班家有超固,应封定远勒燕然。

拼音版原文

shīyuànjīngyuánténgzhàoshèyān

wéndàoshěnglángfāngjiéshòuróngmíngshìguītián

yánānzhàojiàntiānjiēwǎnjiǎguīláigèngqián

kuàngbānjiāyǒuchāoyìngfēngdìngyuǎnyànrán

注释

怨鹤:哀怨的鹤,象征诗人内心的愁苦。
惊猿:受惊的猿猴,同样表达诗人情绪的不安。
省郎:指省级官员。
结绶:获得官职,系上印绶。
归田:归隐田园,指辞官归隐。
严安:历史人物,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嗟晚:感叹时光已晚。
贾谊:西汉政治家,此处可能暗示诗人自己的遭遇。
超固:超凡才智,形容人才华出众。
封定远勒燕然:典故,班固因功绩被封定远侯,此处比喻功成名就。

翻译

哀怨的鹤和受惊的猿猴,倒映在溪边藤蔓上的麝香烟雾中。
听说省里的官员刚刚得到官职,是否能允许名士请求归隐田园。
严安被召见,但感叹时日已晚,贾谊归来后,他的席位却更加靠前。
更何况班固家族有这样的超凡才智,他们的功绩应当被封赏,如同定远侯勒石燕然一样铭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奉答廖袁州怀旧隐之诗》,主要通过描绘怨鹤与惊猿的形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典故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怨鹤与惊猿”以自然景象起笔,寓意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对官场的厌倦。次句“一幅溪藤照麝烟”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隐居氛围,暗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第三句“闻道省郎方结绶”,暗指友人廖袁州刚刚获得新的官职,而诗人却在感叹自己未能如愿归隐。“可容名士乞归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借严安、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时光已晚的感慨,暗示自己如同贾谊般希望能早日回归田园。

最后两句“何况班家有超固,应封定远勒燕然”,借用班超保家卫国、封侯留名的典故,表明诗人虽然羡慕班超的功业,但更倾向于选择像定远侯那样在边疆建立功勋后便告老还乡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对友人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表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巧妙,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